“5+2”、“白加黑”、N95口罩留在脸上深深的压痕、因经常消毒而起皮的双手、难以举起的酸疼的手臂……这是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共有的常态和真实写照。国际教育学院党员孙莉老师便是其中一个,她不辞辛苦、向阳而生,努力做一个闪闪发光的辅导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除了是3个专业、4个年级、9个班级的195名学生的带班辅导员,更是北六楼栋的网格化管理专班负责老师,她在工作中做到肩上有责、心中有爱、手中有招,与师生们并肩作战,和同学们共进步、同成长。
肩上有责——每个学生平平安安
自3月22日,孙老师已经连续奋战37天,24小时驻守在校园抗疫的主战场——学生社区。坚守楼栋,和校内外的老师们相互配合,全方位、全天候共同筑牢抗疫堡垒,守护学生健康安全。“没有什么害怕的,我只希望每个学生都平平安安。”她说。
信息发布、垃圾收集、洗衣房关闭、临时用品短缺、集中发餐等一系列的学生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孙老师24小时在线答复学生各类疑问及困惑,用自己的阳光乐观感染着楼栋内的学生,传递正能量、提升高兴值。无论是学院的学工管理工作,还是楼栋的学生防疫工作,她都力争把事情做实、做细、做好。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逐步健全楼内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学校各项防疫任务和要求。
在闭环管理的前几天,异常情况接二连三,学生心理状态紧绷。比肉眼可见的任务更难做的是如何缓解同学们的焦虑情绪、保证同学们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答案就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37天的时间里,孙莉老师陪伴楼栋学生度过艰难的时光。高强度、长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非但没有消磨孙老师的意志,而是让她越战越勇,她说道:“当不断看到其他楼宇的学生深夜拎着行李排队离开前往隔离时,我才发觉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但只要大家戮力同心,一定会守护好我们最好的宿舍楼。”
心中有爱——守护学生共同成长
及时更新学生数据、领取分发抗原试剂、组织学生核酸检测、发放防疫物资、三餐配发、统一物资采购……反复的工作总是要到深夜才能结束,但每晚收尾工作前全员阴性的核酸截图是她疲惫工作一天后最好的定心丸。
每当看到班级195名学生和楼栋内661名学生平平安安的信息,孙老师疲倦的笑容总会略带欣喜,“这段和大家并肩作战的时光值得加倍珍惜,我也非常欣慰能够参与、见证到学生成长的每一天。”看到自己的学生也都在校内外积极参与抗疫志愿者工作,孙老师更是为学生感到自豪。在楼栋志愿者、宿管阿姨、楼栋专班的通力协作下,北6的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持续保持零异常记录。
在孙老师的组织下,核酸检测队伍每次都齐整有序。有一天,室外核酸时,一位女同学突然掉队了,孙老师瞬间严肃询问她掉队的原因,她说:“我看见那边的花开得很好看,就去拍了一下。”面对学生的委屈和自责,“这真的是一个让我无法生气的原因。”孙老师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学生们相视一笑,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孙老师说:“这段日子由无数细碎的瞬间填满,现在回头看,那些恐惧、担忧、疲惫甚至崩溃的瞬间都早已忘记,只记得那些温情、有力和充满希望的时刻,也是在这些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相互理解、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手中有招——因时制宜精准帮扶
在学院前期开展就业、实习需求摸底的基础上,孙老师就所带的18级中美机制专业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组织开展了上海交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线上实习课程以及东航线上招聘宣讲,18级学生全员参与。
作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孙老师更是在每周定期跟进学生实习进度、全程指导学生逐步完成实习工作记录,及时同实习单位负责人定向联系、合力推进学生实习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孙老师还开展了就业导师帮扶活动,通过学校校外导师合作制度,积极发挥校友专业特长,邀请往届优秀校友参与专业技术和就业心理分享会,缓解学生在疫情下求职所带来的压力。这些讲座为毕业生充实行业视野、安定就业心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解答了一些就业问题和即将进入社会后将遇到的各种疑惑。
作为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院对接人,孙老师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及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反馈意见,推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焦虑情绪,辅导员孙莉老师多次召开线上班会,通过“直播聊天”,回答大家关心的各种问题,带学生复盘学业和专业发展机会,在线为毕业班学生修改简历,帮助毕业班同学把握好宝贵的春招机会。每次班会,学生都亲切地称之为“主播上线”、“幸运连麦”,每次的线上班会也成为了大家在隔离时期最期待的线上活动。
疫情防控对国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大考、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孙莉老师在特殊时期,能够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